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以事故为警为戒,紧绷思想之弦,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平稳有序,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统一部署,学校于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面向全校22家学院、研究院(所)组织开展了2021年下半年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依据与检查方法
此次检查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牵头,会同保卫处,并邀请在甬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领域专家老师组成检查组,采取书面材料核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0)》面向全校22家学院、研究院(所)分Ⅰ、Ⅱ两类开展,主要检查项目包括①组织体系(院系层面安全责任体系)、②规章制度(院系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③安全教育、④安全检查、⑤实验场所、⑥安全设施、⑦基础安全、⑧化学安全、⑨生物安全、⑩辐射安全、⑪机电等安全、⑫特种设备与常规冷热设备共计十二个大项内容。
为实现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的目标,依据《宁波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宁波大学实验室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全面检查中每发现1处安全隐患,经拍照留证后,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向实验室所在单位发出通知,并扣减实验室安全管理年度考核分数1分(重点危险源扣减2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返还0.5分(重点危险源返还1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分数不返还。实验室重点危险源主要包括管制类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源、特种设备等相关安全隐患。
二、发现问题与整改情况
此次全面检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93项。其中,涉危化品、特种设备等重点危险源安全隐患26项,占比28%;安全管理意见建议(不扣分)12项;以上隐患问题及意见建议均已向相关单位逐一下发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反馈意见,并限期整改。
各单位对此次全面检查工作高度重视,相关实验室接到反馈意见后,认真对待,积极整改,截止12月31日,本次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已整改完成81%,18项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彻底正在整改落实中,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将持续跟踪整改进度。
具体公布如下:
2021年下半年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结果 |
||||
Ⅰ 类 理 工 类 |
检查单位 |
安全隐患总数/项 |
重点危险源安全隐患数/项 |
意见建议数/项 |
联合学院 |
2 |
1 |
1 |
|
物理学院 |
4 |
1 |
1 |
|
材化学院 |
17 |
8 |
1 |
|
机械学院 |
8 |
2 |
0 |
|
信息学院 |
10 |
2 |
2 |
|
土木学院 |
5 |
0 |
1 |
|
海运学院 |
3 |
1 |
0 |
|
海洋学院 |
4 |
1 |
0 |
|
食药学院 |
6 |
2 |
0 |
|
医学院 |
11 |
1 |
0 |
|
高研院 |
3 |
2 |
0 |
|
新药院 |
3 |
1 |
0 |
|
植病所 |
1 |
1 |
0 |
|
Ⅱ 类 人 文 社 科 类 |
商学院 |
0 |
无重点危险源 |
0 |
法学院 |
0 |
1 |
||
教师教育学院 |
0 |
0 |
||
体育学院 |
3 |
1 |
||
人文学院 |
1 |
1 |
||
外语学院 |
1 |
1 |
||
潘艺学院 |
1 |
1 |
||
音乐学院 |
0 |
0 |
||
数学学院 |
0 |
1 |
三、主要成效与先进单位
通过对全面检查中各类安全隐患问题查处情况的汇总整理,结合台账资料分析,目前大部分单位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较为重视。
通过检查发现,Ⅰ类考核对象中土环学院、海运学院、物理学院、食药学院等4家单位,以及Ⅱ类考核对象人文社科类学院,整体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良好,在此次检查过程中均未发现较大实验室安全隐患问题。
四、存在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依旧不能忽视部分安全隐患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重点危险源领域相关隐患占比较高。
实验室共性安全隐患问题如下:
1.管制类危化品安全:此次检查发现涉危化品安全隐患11项。个别实验室师生管制类危化品安全意识仍然淡薄,危化品使用登记未严格做到“双人双锁双人领用双人登记”。
2.特种设备安全:此次检查发现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4项。气体钢瓶状态标识不准确、固定不规范,易燃易爆危险性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尚未配足配全;气路管线拼接搭设不规范。
3.水电及设施等消防安全:此次检查发现涉消防安全隐患18项。接线板过载、违规串联使用,破损接线板仍在使用;灭火器批量过期,灭火器配置不规范,安全出口违规堵塞;灭火器月度巡检登记记录未严格落实,实验室内违规使用电热水壶。
4.化学试剂安全:此次检查发现涉化学试剂标签安全隐患16项。化学试剂瓶、蒸馏水瓶、喷壶未张贴标签,实验用瓶装饮用水未撕掉原始标签张贴新标签。
5.台账资料:院级层面,大多数单位实验室安全台账资料较为完善,部分单位未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预案。
6.隐患整改不彻底:个别实验室对于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存在敷衍、大意思想,导致整改落实不彻底。
五、下阶段主要工作要求
1.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整改,积极巩固安全检查成效。针对检查中暴露的共性问题隐患,请各学院高度重视,在寒假假期前,对照共性、多发安全隐患问题,逐间实验室开展排查,全面巩固安全检查成效。发挥学院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将实验室安全责任层层落实,逐级到位。
2.严格落实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消防设施月度巡检制度。学院是实验室安全的责任主体,各项安全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学院。要健全学院内部安全责任制,而且要落实到每一个每一间实验室、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各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实验场所分布等实际情况,主动配齐配足各类安防设备设施、消防应急物资,严格执行消防设备设施月度巡检制度。
3.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危化品安全规范管理。危化品管理作为实验室安全领域的重中之重,危险系数居高不下。其不仅包括易制毒、易制爆管制类危化品,同样涉及各类易燃易爆有毒试剂、气体,各学院、各实验室需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师生危化品安全意识,确保危化品管理安全稳定。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2022年1月3日